随着对红木了解的深入,有很多木友会问这两个问题:
1、很多红木鉴定机构,出具的鉴定报告中都只鉴定到了“类”,为什么不是鉴定到树种?
2、有一些树种没有被列入红木国标之内,但在科属、密度、管孔、颜色方面达到了《红木》国标规定的某“类”红木标准,能不能算红木?
2000年红木国标树种延伸图
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学术界一直有争议,也是红木商家和消费者时常遇到的问题。
比如说个问题:
同为红木国标中的红酸枝类,大红酸枝(交趾黄檀)每吨30万以上,花枝(巴里黄檀)每吨5万左右。
如果有不法商家把巴里黄檀当作交趾黄檀卖给消费者,被消费者和行家朋友发现材质不对,拿去鉴定,鉴定机构依据木材细胞组织结构的鉴定方法,只能鉴定为红酸枝类。拿着这份鉴定报告,打起官司来的话,商家未必会输。
2018年7月1日实施的红木国标树种延伸图
按照现有鉴定机构依据木材细胞组织结构的鉴定方法,红木材质只能鉴别到类,而不能鉴别到具体树种。这种情况一直被红木家具生产制作厂家和消费者所诟病,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困扰。